詩詞典故·賦洛神
【出典】 見“洛川妃子”條。
【釋義】 三國魏曹植,武帝曹操第三子,字子建,封陳王,謚號“思”,故稱陳思王。他早年求甄氏女未遂,思念不已,后過洛水,效楚宋玉賦神女作《洛神賦》,描述他幻想中與美麗的洛水女神相遇事。后因用作詠美女、仙女的典故。
【例句】 離披正午盛時休,閑為思王重賦、洛神愁。(劉辰翁《虞美人》[魏家品是君王后]3217)這里以曹植有感賦洛神喻指詞人有感詠海棠花,以洛神的披發見陳王擬寫海棠花瓣散亂低垂的愁態。
詩詞典故·賦洛神
【出典】 見“洛川妃子”條。
【釋義】 三國魏曹植,武帝曹操第三子,字子建,封陳王,謚號“思”,故稱陳思王。他早年求甄氏女未遂,思念不已,后過洛水,效楚宋玉賦神女作《洛神賦》,描述他幻想中與美麗的洛水女神相遇事。后因用作詠美女、仙女的典故。
【例句】 離披正午盛時休,閑為思王重賦、洛神愁。(劉辰翁《虞美人》[魏家品是君王后]3217)這里以曹植有感賦洛神喻指詞人有感詠海棠花,以洛神的披發見陳王擬寫海棠花瓣散亂低垂的愁態。
上一篇:典故《賦無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賦登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