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燔烈興歲
【出典】 《禮記·祭法》:“燔柴于泰壇,祭天也。”唐·孔穎達疏:“燔柴于泰壇者,謂積薪于壇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氣達于天也。”
【釋義】 燔,火燒。燔烈,火燒熾旺,上達于天,可以使一歲興盛。這是古代的祭天之禮。
【例句】 磔禳送寒,燔烈興歲,又頒堯歷。(王之道《玉樓春·和令升正月五日會客》1152)分裂祭牲叫做磔。磔禳送寒,是辭舊歲;燔烈興歲表示迎新年。
詩詞典故·燔烈興歲
【出典】 《禮記·祭法》:“燔柴于泰壇,祭天也。”唐·孔穎達疏:“燔柴于泰壇者,謂積薪于壇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氣達于天也。”
【釋義】 燔,火燒。燔烈,火燒熾旺,上達于天,可以使一歲興盛。這是古代的祭天之禮。
【例句】 磔禳送寒,燔烈興歲,又頒堯歷。(王之道《玉樓春·和令升正月五日會客》1152)分裂祭牲叫做磔。磔禳送寒,是辭舊歲;燔烈興歲表示迎新年。
上一篇:典故《渡江龍化》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璠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