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抵掌
【出典】 《戰國策》卷三《秦策一》:蘇秦“于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于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
【釋義】 抵掌,猶擊掌,是在談論中表示激動的一種動作。戰國時縱橫家蘇秦在趙王宮中以合縱之策勸說趙王,趙王非常高興,封他為武安君。后世多用以詠人健談。
【例句】 ①掀髯抵掌君休怪,鏡里星星白發新。(郭應祥《鷓鴣天·季功旬會之次日小醵餞陳巡入鄉》2220)這里“抵掌”指健談,用此典以描寫自己狂放不羈的個性,因有“君休怪”之語。②向來抵掌,未必總談空。難遍舉,質三事,試從公。(程珌《六州歌頭·送辛稼軒》2291)這里“抵掌”指談論。意為“辛稼軒”(辛棄疾)歷來十分健談,未必都談論佛法。③握手道故舊,抵掌論人才。(魏了翁《水調歌頭·過凌云和張太博方》2396)這里“抵掌”指侃侃而談。意為過去曾與“張太博”暢懷縱論當世之人才。④過東魯,登北固,感春秋。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王奕《水調歌頭·和陸放翁多景樓》3299)這里的“抵掌”指健談。用此典以照應陸游原詞中的“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之句。
上一篇:典故《戴白》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擔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