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旌陽劍
【出典】 《十二真君傳·許真君》:“許真君名遜,字敬之,本汝南人也?!婢豕?,師大洞君吳猛,傳三清法要。鄉舉孝廉,拜蜀旌陽令。尋以晉室棼亂,棄官東歸?!笥谠フ掠鲆簧倌辏輧x修整,自稱慎郎。……真君謂門人曰:‘適來年少,乃是蛟蜃之精。吾念江西累為洪水所害,若非翦戮,恐致逃遁。’蜃精知真君識之,潛于龍沙洲北,化為黃牛。真君以道眼遙觀,謂弟子施大王曰:‘彼之精怪,化作黃牛,我今化其身為黑牛,仍以手巾掛膊,將以認之。汝見牛奔斗,當以劍截彼。’真君乃化身而去。俄頃,果見黑牛奔趁黃牛而來,大王以劍揮牛,中其左股。因投入城西井中,許君所化黑牛,趁后亦入井內。其蜃精復從此井奔走,徑歸潭州,卻化為人。……真君厲聲而言曰:‘此是江湖害物,蛟蜃老魅,焉敢遁形!’于是蜃精復變本形,宛轉堂下,尋為吏兵所殺。”(據《太平廣記》卷一四引)
【釋義】 晉時許遜字敬之,曾為旌陽縣令。傳說他修道成仙,曾在江西除妖,令弟子以劍砍殺蛟蜃之精。后因用為詠仙道的典故。
【例句】 ①便念旌陽劍,枉自染蛟腥。(葛長庚《水調歌頭·自述》其七2569)這里反用許旌陽斬殺蛟蜃之精事,意在反襯自己的不嬰俗務。②行比旌陽,功高李靖,玉府丹臺登姓名。(陳人杰《沁園春·淳祐壬寅黃鐘之月……》3085)這里引許旌陽以比陳月潭,稱美他祈晴獲驗。
上一篇:典故《驚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晉代衣冠成古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