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靈臺
【出典】 《莊子·庚桑楚》:“若是而萬惡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內(nèi)于靈臺。”晉·郭象注:“靈臺者,心也。清暢,故憂患不能入。”
【釋義】 《莊子》以“靈臺”指心。主張保持心靈本性,以避免外來的干擾。
【例句】 ①靈臺靜養(yǎng)千年壽,丹灶全無一點(diǎn)塵。(米芾《鷓鴣天·獻(xiàn)汲公相國壽》488)這里用來頌美相國能保持心地平和,頤養(yǎng)天年。②妙齡秀發(fā),湛靈臺一點(diǎn),天然奇絕。(辛棄疾《念奴嬌·贈夏成玉》1973)這里用來稱美夏成玉心性脫俗。③清香一點(diǎn)入靈臺,傲雪家風(fēng)猶在。(汪莘《西江月·賦紅梅》2198)這里用來贊頌紅梅具有清香宜人的美質(zhì)。④歲歲春來春又去,獨(dú)有靈臺春在。(王邁《念奴嬌·熙春臺宴同官》2522)這里用“靈臺”指心,以同熙春臺對舉。
上一篇:典故《靈關(guān)》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靈君旌節(ji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