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浮丘
【出典】 《文選》卷二一晉·郭景純(璞)《游仙詩七首》其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碧啤だ钌谱ⅲ骸啊读邢蓚鳌吩唬骸∏鸸油踝訂桃陨厢愿呱??!?/p>
【釋義】 浮丘公為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后因用為詠仙人或游仙的典故。
【例句】 ①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蕭瑟。(蘇軾《菩薩蠻·杭妓往蘇迓新守》303)這里以“浮丘伯”指新任知州,含稱美之意。②攬浮丘、飄飄衣袂,相與似游蓬島。(張元干《永遇樂·為洛濱橫山作》1076)這里以“攬浮丘衣袂”暗言游仙,表現登臨游賞時的飄然欲仙的感受。③待得蟠桃熟,相約訪浮丘。(王之道《水調歌頭·趙帥圣用生日》1139)這里以“訪浮丘”映襯趙圣用心志高逸。④霧節亭亭,星旓曳曳,導以浮丘雙玉童。(黃機《沁園春·為潘郴州壽》2529)這里以“浮丘”與“仙翁(指潘郴州)”照應,表現仙游的場面。⑤二仙為謁浮丘伯,從驂鸞去后,云深難覓。(葛長庚《蘭陵王·題筆架山》2561)這里舉王郭(王子喬、郭景純)二仙謁浮丘仙事以切“靈跡”。⑥從人謗道,是浮丘伯,是庚桑子。(劉克莊《水龍吟·丙辰生日》2621)這里暗以“浮丘伯”自視,點出性情的散逸脫俗。⑦問只今人物,豈無安石,且容老子,還訪浮丘。(李曾伯《沁園春·丙午登多景樓和吳履齋韻》2794)這里以“訪浮丘”點出自己高蹈之志,表示自己性情散逸,未能做得謝安石。⑧洪崖仙裔,接武浮丘袂。(熊德修《洞仙歌·慶縣宰》3545)這里用以襯托,稱美縣宰原是仙人降世。
上一篇:典故《浮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浮丘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