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的內容
中國文學發展到清代,詩歌同散文一樣,仍然是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文體。
討論清代詩歌,首先應當對它的數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由于歷史上人口的遞增,文獻保存的趨易,傳世的清代詩歌可謂汗牛充棟。例如同樣是長約三百年上下的朝代,《全唐詩》所收唐代詩人不過兩千余家,作品總數約五萬首左右。新近編定的《全宋詩》,所收宋代詩人也不到9000家,成書72冊,作品總數未見統計。而有清一代的詩歌,據近年《全清詩》籌備過程中的初步推算,有作品傳世的作家遠在10萬人以上①,其中僅女詩人就超過兩萬家②。就作品數量而論,僅乾隆皇帝一人就多達四萬三千余首③,幾乎與傳世的全部唐代詩歌相當。假設《全清詩》編纂完成,估計全書規模將以千冊計。因此,整個清代詩歌的數量,無疑比此前歷代詩歌的總和還要多出許多倍!
如此眾多的清代詩歌,在目前《全清詩》尚未問世的條件下,任何一個人即使讀得再多也很難讀到它的十分之一,甚至連散見的詩集總目都很難收集齊全。因此,目前討論清代詩歌,實際上只能局限于很少一部分代表作家,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清代以來知名度相對比較大的那一部分作家。這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做的關于清代詩歌的介紹,客觀上絕對不可能完全符合歷史的實際。不過盡管如此,從這些浮在表面的作家身上,我們還是可以大致考察清代詩歌的一些基本情況。
注釋
① 參見朱則杰《論〈全清詩〉的體例與規模》,載《古籍研究》1994年第1期。② 參見郭蓁《清代女詩人研究》第3頁,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③ 參見戴逸《我國最多產的一位詩人乾隆帝》,載《吉林大學學報》1985年第5期。
上一篇:清代文學
下一篇:遼金元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