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那須預人家國
【出典】 《世說新語·輕詆》:“桓公欲遷都,以張拓定之業。孫長樂上表,諫此議甚有理。桓見表心服,而忿其為異,令人致意孫云:‘君何不尋《遂初賦》,而強知人家國事?’”
【釋義】 東晉時,征討大都督桓溫想遷都洛陽,對孫綽上表諫阻不滿,令人傳信給他,問他為什么不隱居而干預別人的政務,有“強知人家國事”語。
【例句】 且問花隨柳,舉杯邀月,那須預、人家國。(劉克莊《水龍吟·方蒙仲、王景長和余丙辰、丁巳二詞,走筆麴之》2622)作者里居提舉明道宮。詞中化用桓溫語,表示自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心情。
上一篇:典故《莫遣兒輩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陌上塵》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