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滅燭
【出典】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傳》:“髡曰:‘……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
【釋義】 戰國時,淳于髡對齊威王談“酒極則亂”的道理,有“堂上燭滅”,男女親近的描述。宋詞中常用此典描述男女歡情。
【例句】 ①一陣迫蘋風,故滅燭、教相就。(黃庭堅《憶帝京·私情》394)這里用以描寫男女幽會。②被底香濃,尊前燭滅,如今消得。(張元干《柳梢青》[小城南陌]1086)這里用以追敘風流放蕩的狎妓生活。
上一篇:典故《溟魚一息化天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猛士云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