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赤子
【出典】 《尚書·周書·康誥》:“若有疾,惟民其畢棄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義。”唐·孔穎達(dá)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參見“潢池”條。
【釋義】 《尚書》以為,人有疾有惡當(dāng)用理、道去除。人之惡已經(jīng)去除,就應(yīng)“若保赤子”以致安治。這里“赤子”指嬰兒,后引申為子民百姓。
【例句】 ①萬家赤子日高眠,絲管夜喧闐。(魏了翁《念奴嬌·綿州表兄生日》2400)這里以“赤子”指生活安樂的蜀中百姓。②青冥更下斧鉞,赤子要君安。(嚴(yán)仁《水調(diào)歌頭·上韶州方檢詳,時有節(jié)制之命》2547)這里以“赤子”喻指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無人搭救的中原百姓。③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劉克莊《滿江紅·送宋惠父入江西幕》2613)這里指溪峒起事的少數(shù)民族的民眾。參見“草間求活”條。④賴蒼靈,憐赤子,起龍湫。(李曾伯《水調(diào)歌頭·暑中得雨》2820)這里用“赤子”喻指苦于酷熱干旱的渝州百姓。
上一篇:典故《赤壁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赤幟雄張軍縞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