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歷史地位
老子及其開創的道家學派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任繼愈對老子思想的重要性有這樣總括性的評論:“哲學不同于其他科學,哲學不負責解決一個一個的局部具體問題。哲學的全局觀點是從老子開始的,后來不斷發展豐富,才有今天的哲學。道——混沌的,是樸素的。道——自然的,本來就存在。道——構成萬物的原始材料。道——無形象,肉眼看不見,感官不可觸摸。道——事物的規律。人、物、自然、社會都離不開道。‘道’是老子第一次提出的新概念,表達起來有困難,它不好描述,它是‘無名’‘樸’‘無象’‘無形’‘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道’是精神性的還是物質性的,老子沒有深說。老子的認識已經是處在當時中國古代人類認識的最前沿。”
《老子》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古今中外許多追求智慧的人們,從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生態、人生哲理等方方面面對其進行探討。形成于東漢時期的道教,以老子道論為基礎建立宗教思想體系。道教徒將老子神化為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奉為天神和創立道教的教主。《老子》書,即《道德經》也為道教徒特別看重,成為諸道經之首。僅以歷代注釋《老子》的著作為例,今人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就收有明代以前的著作140種,續編收錄清代、民國時期以及日本、韓國著作196種,加上《道藏》中收錄的《老子》注本和對出土簡帛《老子》進行研究的著作,更是數不勝數。可見,《老子》是一個研究不盡的領域,其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上一篇:《老子》的主要思想內容
下一篇:《肇論》的佛學背景及思想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