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電影·布努艾爾
西班牙籍墨西哥電影導演。生于西班牙下阿拉貢省卡朗達村的一個富裕家庭。3歲時隨全家移居薩拉戈薩,15歲以前在當地一所耶穌會教會學校上學。17歲考入馬德里大學攻讀農藝學和昆蟲學,兩年后又開始攻讀哲學和文學,1924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上學期間,他結識了一批年輕的知識分子,如詩人加西亞·洛爾伽,畫家薩爾瓦多·達利等,改造社會,革新舊文化是他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布努艾爾還于1920年創辦了西班牙第一個電影俱樂部。1925年,他和達利到了法國。在那里,他結識了法國先鋒派著名導演讓·愛浦斯坦,擔任他的助手,參加了 《莫布拉特》(1926) 的拍攝,并在愛浦斯坦創辦的電影學校進修。
1928年,布努艾爾靠了母親的資助,同達利一起創作了《一條安達魯狗》。他們當時還不是超現實主義運動的正式成員,然而整部影片卻完美地體現了該流派的電影觀念。他于1930年創作的《黃金時代》更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杰作,是對改革和自由的召喚。影片使藝術的幻象 (一連串稀奇古怪的畫面) 與宗教桎梏下的社會形象相合,引起了社會保守勢力的激烈反對,甚至在社會上釀成騷亂。這部影片包蘊著布努艾爾日后許多影片的雛形。1931年,西班牙共和國宣告成立,他返回祖國拍攝了紀錄片 《無糧的土地》(1932),反映了烏爾德斯地區貧苦農民的悲慘生活,暗含著作者對社會的批判。影片拍畢即遭當局禁映,直到1936年才獲準上映。內戰期間,他作為一名堅強的共和派戰士參加了電影事業的領導工作,曾監制了 《誰愛我》 (1936) 等四部影片。1936年,他被派往巴黎負責西班牙駐法使館的宣傳工作。1938年又飛赴美國,為兩部反映西班牙人民與佛朗哥反動派進行斗爭的影片做顧問,一部是伊文思和海明威合作拍攝的 《西班牙的土地》,另一部是卡爾梯埃·布列松和多斯·帕索斯的《西班牙的心》。1939年,佛朗哥獨裁政權上臺后,他被迫滯留美國,成為流亡者。他先后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華納公司供職,擔任影片的攝制、剪輯、譯制、配音等工作。
1946年,在影壇上沉寂了14年之久的布努艾爾應制片人奧斯卡·丹茨蓋爾之聘,離開美國,旅居墨西哥,并于1949年加入墨西哥國籍。他以《大娛樂場》(1946) 為起點重新開始了導演生涯,在墨西哥拍攝了他一生創作中的大部分影片。從1946到1956年,他導演了14部影片,其中有成功之作,也有出于經濟考慮而拍攝的平庸的商業片。為他帶來世界聲譽的影片是《被遺忘的人們》 (1950),曾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論獎和最佳導演獎。影片描寫了戰后墨西哥流浪少年的悲慘處境,他們是被社會遺忘的人,是資本主義文明的犧牲品。這部影片預示著他創作的一系列社會題材的影片的問世,預示著他的創作進入新的階段。而標志著他進入新階段的是“宗教三部曲”和 《毀滅天使》。三部曲的第一部 《納薩林》 (1959)敘述了一名在窮鄉僻壤布道的神甫納薩林的命運,影片獲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第二部《維里迪安娜》 (1961) 講述了一個當代堂·吉訶德式的人物維里迪安娜的命運,影片獲1961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第三部《沙漠中的西蒙》 (1965) 的主人公西蒙是苦行僧的典型,而面對現實的沖突他遭受了挫折,此片獲1965年威尼斯電影節大獎。在這三部影片中,通過對三種典型人物的悲劇命運的剖析,探索了人生的使命,暴露了社會的弊端,控訴了宗教教條對人類靈魂的毒害,宣告了空泛的人類主義的破產。1962年創作的《毀滅天使》 獲戛納電影節國際評論獎。繼“宗教三部曲”之后,他創作了“女性三部曲”: 《女仆日記》 (1964)、《白日美人》(1967) 和《特麗絲丹娜》(1970),布努艾爾在這些影片中塑造了三個不同社會階層的女性形象,表現了她們的悲慘命運。1968年他還拍攝了 《銀河之路》。
拍完《特麗絲丹娜》之后,布努艾爾曾宣布退出影壇,然而這位年逾古稀的藝術家并沒有止步于此。他又接連拍攝了《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 (1972)、《自由的幻影》 (1974) 和《欲望的隱晦目的》 (1977)。最后幾部影片仍然保持了布努艾爾的獨特風格,具有鮮明的社會意義; 或則既幽默、潑辣,又有力地勾畫出上層社會各類人物的嘴臉,或則深入探索了歷史的教訓。
布努艾爾是現代國際影壇上名聲貫世的藝術大師。1978年,由8個國家19位國際電影權威人士組成的評選委員會評出的電影史上百部名作中,布努艾爾一人獨占6席,鑒于布努艾爾在電影藝術事業上的赫赫功績,1983年1月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向他頒發了西班牙最高勛章——伊薩貝爾天主教大十字勛章。是年7月29日,布努艾爾去世于墨西哥。墨西哥總統米格爾·德拉馬德里親自主持了葬禮,西班牙文化部長哈維爾·索拉納在悼詞中說:“布努艾爾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工作者之一,他學識淵博,謙和耿直,個性鮮明。他是20世紀的天才,和畢加索一樣,他們為整個人類的文明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上一篇:西方文學·電影·德呂克
下一篇:西方文學·電影·先鋒派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