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喻
指一種復雜的或者牽強附會的隱喻。它通過使讀者感到詫異、震驚、有趣而達到其藝術效果。這個術語來源于意大利的concetto (概念)一詞。在早期的用法中,它泛指想象或幻想。奇喻不論多么玄妙,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即它們是建立在理智之上,而非感覺之上。詩人要么把稍有或者根本沒有共同基礎的因素相比較,要么堆砌意象,使全詩在總體格調上明顯地不協調。奇喻有兩種:第一種是彼特拉克式奇喻,這種奇喻以夸張的手法,借用互不相關的事物來表現某物質特征或者現實經歷,如:
你灼人的目光將我變成了冰塊……
(彼特拉克)
第二種是玄學派奇喻,這種奇喻借用一種媒介描寫某種實體的精神特征或者作用,而媒介和所描寫的實體之間毫無任何共同之處,如:
愛情猶若線條,是線條,
就可以傾斜,能夠相交;
然而我們的愛是平行線,
盡管延綿無限,卻永不相交。
(馬維爾:《愛情的定義》)
彼特拉克奇喻包孕著豐富的心理內涵,所以他和他的一批才華橫溢的崇拜者運用起來妙筆生花。但是,這種奇喻后來泛濫詩壇,發展成一種華麗、造作的馬里尼體。盡管如此,伊麗莎白時代的十四行詩作者和西班牙的塔索等人依然大量運用這種手法。玄學派奇喻因玄學派詩人而得名。這種奇喻不僅是17世紀英國詩人多恩以及他的本國和歐洲崇拜者詩作的特色,而且也是19世紀后期法國象征派詩作的特色。甚至許多當代詩人也大量使用這種奇喻。
玄學派奇喻通常是對所運用的奇喻作批評式的探討。在這類奇喻中,有兩種常用的方法:(1)擴展,即把起初的類比巧妙地向精細微妙處不斷擴展。多恩的《告別:無需哀傷》中就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奇喻:
如果他們愿意,就算做兩個,
仿佛圓規兩只僵硬的腳;
你的靈魂,那只定點的腳,紋絲不動,
但假如另一只移步,也隨即移動。
(2)壓縮,即用簡練的文筆表現奇妙的比喻或者不諧調的對比。艾略特《普魯弗洛克的情歌》的首句就是如此:
傍晚向天際漫延,
猶若在手術臺上病人接受麻醉。艾略特這兩行詩充分體現了奇喻的兩個重要方面:(a)作者精妙抑制的內涵,憑借讀者敏銳的想象力來豐富詩的意義;(b)不斷喚起讀者似非而是的感覺。
才智是奇喻的生命。這里的才智就是在截然不同的事物中找出共同點的能力。才智的妙用是奇喻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為一個值得玩味的奇喻不僅要能喚起讀者的詫異之情,即像約翰遜博士所說的那樣以怪誕取勝,而且要使讀者在詫異之后能夠接受這個奇喻的合理性。這樣,奇喻就不再是技巧性的裝飾,而成了表達想象力的工具。
上一篇:頭韻
下一篇:姊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