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工部集
杜詩注本。清錢謙益箋注。周采泉《杜集書錄》按語云:“‘錢箋’以前,自宋迄明,杜詩之家弦戶誦者,僅為‘集千家’及虞、趙兩注,求一善本而不可得。舊注之失,若偽托古人,傅會前史,偽撰人名,竄改古書,錯亂地理等,蕪穢舛陋,如出一轍,……至‘錢箋’出,杜詩面貌為之一新。雖后人對‘錢箋’亦有譏其穿鑿者,要之其廓清氛翳,蕩滌偽注之功,自不可沒。”錢氏注詩,注重以史證詩,以鉤稽考核歷史事實來闡明杜詩的思想內容。對于交游、地理、職官和典章制度等方面的箋注也頗有資料翔實、論證精當之優長。清代學者注杜蔚然成風,錢氏開啟之功不可沒。雖然錢氏的某些箋注亦有因過于求深而導致考核失當、穿鑿附會之處,然瑕不掩瑜。該書是由錢氏《讀杜小箋》、《讀杜二箋》增益而成。《讀杜小箋》成書于崇禎六年(1633),箋詩六十四則,分上、中、下三卷;次年撰成《讀杜二箋》一卷,箋詩三十二則,后又增益為上、下兩卷,末附《注杜詩略例》,錢氏箋注之精華可略見于上述“二箋”。全本《杜工部集》箋注曾經錢氏族孫錢曾補充纂訂,于康熙六年(1667)由泰興季振宜刻印,乾隆年間,此書遭到禁毀。1958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據季氏靜思堂原刊本斷句排印,分上、下兩冊,書名為《錢注杜詩》。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予以再版,書前有季振宜序、錢氏自序、《注杜詩略例》。卷后有附錄“志傳集序”,包括唐元稹《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舊唐書·文苑本傳》、樊晃《杜工部小集序》、孫僅《贈杜工部詩集序》、王洙序、王琪后記、胡宗愈《成都新刻草堂先生詩碑序》、吳若《杜工部集后記》、《少陵先生年譜》、諸家詩話、唱酬題詠。該書編次與宋郭知達《九家注杜詩》略同,詩分古、近體,約略編年。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李詩通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楊萬里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