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平庵悔稿
詩別集。十二卷。宋項安世撰。《宋史·藝文志》著錄項氏著《丙辰悔稿》四十七卷。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平庵悔稿》十五卷、《后編》六卷,并云:“‘悔庵’者,以語言得罪,悔不復為也。自序當慶元丙辰(1196),《后編》自丁巳(1197)終壬戌(1202)。”如此分卷之刻本與抄本皆不傳。現傳世之項集,較通行者有十二卷之抄本。前五卷多作于南宋寧宗慶元二年丙辰之前,其中有時間可考者,有寫于孝宗淳熙二年乙未(1175)、淳熙十五年戊申、淳熙十六年己酉、光宗紹熙元年(1190)、紹熙二年、紹熙三年者等等。第六卷標明作于“丙辰”。第七卷至第十二卷皆標明為“后編”,但也有寫于丙辰之前者,如《劉武子生日》即注明“乙卯(1195年)重九后十二日”;后有“補遺”,多從《后村詩話》補入。此編錄詩一千二百八十五首,有江蘇古籍出版社影印《宛委別藏》本。另陸氏《藏書志》有抄本《平庵悔稿》十六卷、《丙辰悔稿》一卷、《悔稿后編》六卷,并載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吳長元手跋云:“是編為余秋室集太史分纂《永樂大典》摘出,時誤傳全集已抄入《四庫》,遂未編錄。庚子(1780年),余寓秋室邸舍,取存稿粘貼成書,手錄副本,計《悔稿》、《丙辰悔稿》、《悔稿后編》凡三種,共詩一千四百馀首。以《書錄解題》所載較之,《悔稿》十五卷,今丙辰以前,共得詩八百六十馀首,《悔稿后編》六卷,今得詩五百五十馀首,知《悔稿》之所缺甚多也。”并言《后編》諸詩,有作于寧宗嘉泰二年壬戌(1202)之后者,(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此編校十二卷本多收一百馀首,兩者相校,當能得一較完善之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帶經堂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