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錦里
【出典】 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三《蜀志》:“州奪郡文學為州學,郡更于夷里橋南岸道東邊起文學,有女墻。其道西城,故錦官也。錦江織錦濯其中則鮮明,濯他江則不好,故命曰錦里也。”
【釋義】 錦里,本為地名,在四川成都市南,因錦江在此流過,其水宜于濯錦,故命名為錦里。后即以“錦里”為成都之泛稱。
【例句】 ①地勝異,錦里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臺舞榭。(柳永《一寸金》[井絡天開]25)這里用“錦里風流”夸贊成都景物優美、人物瀟灑。②錦里遺音,憶當年、曾賦春臺。(王之道《宴春臺·追和張子野韻贈陳德甫侍兒》1151)這里用“錦里遺音”指稱四川成都風調的歌曲。③東尋山水,獨抱一琴來錦里。(熊德修《洞仙歌·慶縣宰》3545)這里連用“琴堂”與“錦里”二典,喻指某人到成都來作縣令。
上一篇:典故《錦襪羅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錦障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