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中伊詩緣
中國和伊朗(古稱安息、波斯)早在漢代便有往來,而兩國詩緣始于唐代。元稹《和樂天送客游嶺南二十韻》注云“南方呼波斯為舶主”,其《西涼伎》描繪波斯獅子舞等雜技藝術。李白《少年行》和《前有樽酒行》,均寫胡姬酒肆情景;白居易《胡旋女》則贊美波斯舞姬的優美舞姿。波斯后裔李珣、李舜弦兄妹以詩才著稱,其詩收入《全唐詩》。而波斯詩人菲爾多西(950—1020)的史詩《王書》所寫父子相殘主題,傳入了中國西北部,衍生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傳說故事。詩人海亞姆(1048—1122)以抒情詩體“柔巴依”進行創作。據考證,這種詩體又稱“塔蘭涅”(意即絕句),與唐絕句可能同出一源。內扎米(1141—1209)《霍斯魯與西琳》傳入中國后,維吾爾族詩人納扎爾(1770—1848)受其影響,創作了長詩《帕爾哈德與西琳》。薩迪《薔薇園》與《果園》東傳之后,更是數百年來廣為傳誦,成為穆斯林經堂的規定教材。伊本·白圖泰(1304—1377)《游記》,記錄了他訪問杭州時聽到的波斯語歌曲,其中“胸中泛起柔情,心潮如波濤洶涌”恰是薩迪的抒情詩句。哈菲茲(1320—1389)的詩作,多次提及中國麝香和畫工。在元代詩人馬祖常的筆下,可以看到波斯商賈來華貿易的情景。在現代,郭沫若翻譯海亞姆《魯拜集》、王靜齋翻譯《薔薇園》(題名《真境花園》)等,則是伊詩中譯的例子。伊朗新近出版的《中國古代記載中的伊朗》等書,包括不少從英文轉譯的中詩。其他書籍也常見論及李白與杜甫的文字,公認李白詩風與伊朗當代某些詩作頗為相似。其《靜夜思》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伊朗尤受歡迎。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東陽歷朝詩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中國近代文學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