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文采風流
古代詩學概念。語見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文采風流”,指的是語言文字的特點。唐劉知幾《史通·言語》說:“語存規檢,言喜風流。”可見“風流”是指通過語言藝術所體現的藝術風貌,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內容:一、杜甫以“風流”稱許王維,也是著眼于詩句:“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蔓寒藤。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詩人玉屑》載:“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風自笑。”“秀”如“秋水芙蓉”,這意味著“文采風流”主要是指詩句色彩的濃淡相映,清秀明麗。二、皎然也常用“風流”一詞,并作為“詩有七德”之一。唐人喜談“風流”,其涵義當有共通之處。《詩式》說:“氣高而不怒,怒則失于風流。”這是從語言氣勢角度論“風流”。它“高而不怒”,是指氣勢高昂曠達若浩然之春風,絕非怒氣囂張如海浪之翻滾。它自然流暢似行云流水,而非郁滯蹇阻像冰下淺灘。“風流”,還包括用詞的不尚雕琢。三、《詩式》評謝靈運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顧詞彩,而風流自然。”“尚于作用”是指構思精妙,而“不顧詞彩”是指用詞不假修飾,自然天成。四、此外重要的方面,“文采風流”還指語言表達的風格特點。“倚風自笑”,其疏朗拔俗,閑遠自若之態,不難想見。《石林詩話》說:“初日芙蓉,非人力所為,而精彩華妙之意,自然見于造化之外。”這也是指表達的妙合神機。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文選李注義疏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