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銅雀臺
亦名《銅雀妓》。南朝樂府篇名。陳代張正見作。見《樂府詩集》卷三一《相和歌辭·平調曲》。銅雀臺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建安十五年曹操筑。臺高十丈,有殿屋百二十間。樓頂鑄大銅雀,故名。據《鄴都故事》,曹操臨終遺命諸子,死后葬鄴之西崗。置諸妾、伎人于銅雀臺。臺上設六尺床帳,早晚供奉酒食。每至月初、十五,于靈帳前演唱歌舞。諸子于是時登臺,瞻望西陵墓田。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卷下謂:“后人悲其意而為之詠也。”詩曰:“凄涼銅雀晚,搖落墓田通。云慘當歌日,松吟欲舞風。人疏瑤席冷,曲罷繐帷空。可惜年年淚,俱盡望陵中。”意謂一代雄杰曹操生時,銅雀臺的歌舞想是熱烈輝煌的,而今卻是難以言喻的冷寞慘凄。通過人去席冷、曲罷帷空的境界的刻畫,詩歌表達了一種生死悲涼的感慨,以及對禁閉于臺上的不幸者的同情。后世文人多有同題擬作。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體·鐃歌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閑閑老人滏水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