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 兩漢:《詩經》經學的興起與興盛·韓詩源流
韓詩為燕人韓嬰所傳,其學也源自子夏、荀子,《新唐書·藝文志》云:“《韓詩》二卷,卜商序,韓嬰注。”嬰于文帝時立為博士。《漢書·儒林傳》云:“韓嬰,燕人也。孝文時為博士。”韓嬰說詩與齊、魯不同,《漢書·儒林傳》曰:“嬰推詩人之意,而作內、外《傳》數(shù)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間殊,然歸一也。” 《內傳》亡于宋,今存《韓詩外傳》,不似齊、魯按字句解說,發(fā)揮微言大義,而是或引《詩》以證事,或引事以明 《詩》,“雖非專于解經之作,要其觸類引伸,斷章取義,皆有合于圣門商、賜言《詩》之意也。”(陳喬樅《韓詩遺說考序》)都是用《詩》發(fā)揮儒家教義,其歸一也。
《漢書·儒林傳》載其傳授源流只一言曰:“燕趙間言《詩》者由韓生。”《后漢書·儒林傳》言薛漢“世習《韓詩》,父子以章句著名。”又言杜橅少“受業(yè)于薛漢,定《韓詩章句》。其所作《詩題約義通》,學者傳之,曰《杜君法》。”陳喬樅說:“《韓詩》雖最后亡,持其業(yè)者蓋寡,惟杜瓊著《韓詩章句》十余萬言,見于《蜀志》; 張纮從濮陽闿受《韓詩》,見于 《吳書》; 崔季珪少讀《韓詩》,就鄭氏學,見于《魏志》;晉大康中何隨治韓詩,研精文緯,見于《華陽國志》。此外不數(shù)覯焉。”(同前引)
韓詩遺說除現(xiàn)存《韓詩外傳》外,多見于后人所作《御覽》、《初學記》等類書中。
上一篇:詩經研究著作·韓詩外傳十
下一篇:詩經研究·《詩經》的分類·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