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新詩鑒賞
詩論,一卷,清管世銘撰。世銘見《讀雪山唐詩選》。
此書系截取《讀雪山唐詩選》之“凡例”而成,共七部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排、五絕、七絕;最后為“論文雜言”四十一則,選錄二十則。
書中對各種體制詩歌在唐代的發展變化及其風格特點作了論述。如言五古在唐“境象尤博”。其大致發展情況為:“陳張(陳子昂、張九齡)為先聲,王、孟(王維、孟浩然)為正響。常建、劉眘虛幾于蘇、李天成,李頎、王昌齡不減曹、劉自得。陶翰慷慨,喜言邊塞;儲光羲真樸,善說田家。岑嘉州(參)峭壁懸崖,峻不得上;元次山(結)松風澗雪,凜不可留。李供奉(白)襟情倜儻,集建安、六代之成;杜員外(甫)氣韻沉雄,盡樂府古詞之變。韋、柳(韋應物、柳宗元)以澄淡為宗,錢、李(錢起、李端)以風標相尚。韓、孟(韓愈、孟郊)皆戛戛獨造,而涂畛又分;樂天(白居易)若平平無奇,而禆益自遠。”從這段話中可見管氏認為五古正體應該以悟為主。王、孟“逸才妙悟,笙磬同音”。他們和劉眘虛、常建、李頎、王昌齡、丘為、綦毋潛、儲光羲等“遙相應和,共一宗風,正始之音,于茲為盛”。
關于七古,他評論杜甫作品說,他一篇可出一面目。言其詩:“隨物賦形,因題立制,如怒猊抉石,如香象渡河,如秋隼摶空,如春鯨跋浪。如洞庭張樂,魚龍出聽;如昆陽濟師,瓴甓皆震;如太原公子,裼裘高步而來;如許下狂生,蹀躞摻撾而至。千態萬狀,不可殫名,悲喜無端,俯仰自失。”
形容李白五律:“如聽鈞天廣樂,心開目明;如望海上仙山,云起水涌。又或通篇不著對偶,而興趣天然,不可湊泊。”
用這些形象的描寫以喻詩,皆極精彩,也可見管世銘對這些作者的作品領會之深。
最后他對各種體裁應有的風格(實際上是管氏所向慕的風格),做了一番生動的描述:“五言古詩,琴聲也,醇至淡泊,如空山之獨往。七言歌行,鼓聲也,屈蟠頓挫,若漁陽之怒撾。五言律詩,竹聲也,云霞飄渺,疑鶴背之初傳。七言律詩,鐘聲也,震越渾,似蒲牢之乍吼。五言絕句,磬聲也,清深促數,想羈館之朝擊。七言絕句,笛聲也,曲折嘹亮,類羌城之暮吹。”
雖然這些形容未必能概括這種體制的全部佳作,但是可以肯定,符合這些形容的必定是佳作。由此可見管氏是具有很高藝術鑒賞力的。
此書由今人郭紹虞收入《清詩話續編》。
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謝康樂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靈芬館詩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