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閩中十子集》新詩鑒賞
明初詩總集,三十卷,明袁表、馬熒編。表字景從,閩(福建省福州市)人。嘉靖戊午(1559)舉人,授中書舍人,轉戶部郎,出為黎平太守,病免。詩宗開元、大歷。熒字用昭,戶部尚書馬森之子,袁表同鄉。
“閩中十子”指明初生活在福建的林鴻、陳亮、高棅、王恭、唐泰、王偁、王褒、鄭定、周玄、黃玄。宋末閩人嚴羽著《滄浪詩話》以禪喻詩,強調妙悟、興象,推崇盛唐,這些論點影響了后世的全國詩壇,尤為其家鄉閩中詩學所祖述。“十子”之一的高棅編選了與嚴羽詩學主張相近的《唐詩品匯》和《唐詩正聲》。在這些唐詩選本中宣揚嚴羽論詩主張,標舉和推崇盛唐詩歌創作,并以其為模式向學詩者推薦。林鴻也主張以唐詩為歸,他說:“開元、天寶間,聲律大備,學者當以是為楷式。”“十子”雖非有組織的社團,但他們之間的林鴻、高棅形成兩個核心,彼此有往來或師承關系,并互有影響,因之有共同的學唐傾向。當然“十子”之中創作水平有高低,其中成就較大的是林鴻(五卷)、陳亮(四卷)、高棅(五卷)、王恭(五卷)、王偁(五卷),因而選他們的作品卷數最多。以二玄(周玄、黃玄)為最差,多是“句續字湊”,因而只選錄一卷。“十子”以盛唐相標榜,而實際上其風格更近于大歷、貞元,但氣象較為渾成,奔放流暢。
其缺點是模擬、應酬之作太多,內容比較貧乏,而且生吞活剝唐人詩句,較江西詩派尤甚。各種體制都缺少變化,顯得有些呆板,這不僅是因為他們取法不當,也由于他們缺少才華,因此即在明代初年,“十子”也并非一流作者。
此集按人排列,卷首附有“十子”小傳。
初刊于萬歷間,清光緒間侯官郭柏蒼沁泉叢館于丙戌年(1886)重校出版。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梧門詩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修竹廬談詩問答》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