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 東觀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十卷,北宋魏野撰。野(960~1019)字仲先,號草堂居士,陜州(河南省陜縣)人。隱居不仕,大中祥符四年(1011)真宗祀汾陰,野被薦舉,上表以疾辭,真宗曾遺使存問,卒贈著作郎,并賻以銀米。魏與寇準、王旦等大臣友善。魏野是宋初點綴升平的隱士標本(北方是魏野,南方是林逋),故朝廷對他特別關照,這是為了表明“褒逸民而厚風俗”。
魏詩主要以寧靜的自然山水、田園風景和恬然靜謐的隱居生活為題材,意在表現“帝力”無所不在。“仲先曾到仲淹家,書院穿云一徑斜。勸酒莫言無樂送,溪聲鳥語在山花”(《書黃池谷王山長屋壁》);“村落秋窮興莫窮,黃花紅葉照衰容。時平轉稱千般巧,年長仍添一倍慵。林下攜筇聞遠水,洞中欹枕見前峰。與君鄰里何相似,來往人多是老農”(《和蹇藏用暮秋郊居言懷》)。在詩人筆下當時一片太平景象:“絳郡德政聞,人家可閉門。馬嘶花下路,大睡月中村。吏亦擎書卷,民皆挈酒樽。行春思隱逸,多謝動吟魂。”(《和絳臺王都官》)魏詩大多為與當時達官貴人唱酬之作,故多諛頌之詞。
魏氏詩風通俗明暢,平樸自然,有時過于淺顯流易,如:“有名閑富貴,無事小神仙”(《述懷》);“閑聽一夜話,勝讀十年書”(《喜岐賁王闢見訪》),則開邵雍《擊壤集》一派。
魏氏生前有《草堂集》十卷行于世。其后魏子閑重編為七卷,共三百五十九首。今存十卷本三百九十余首與田述序四百首大體相同。有清抄本行世,另有清刻《峭帆樓叢書》本行世。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錢考功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盧照鄰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