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詞論· 詩余圖譜》新詩鑒賞
詞譜,三卷,附錄二卷,明張撰。(生卒年不詳)字世文,號南湖,高郵(今屬江蘇)人。正德癸酉(1513)舉人,八上春官,不第,謁選為武昌通判,后遷光州知州。
宋元以后詞漸失其樂譜,大多數詞牌已不能演唱。人們學詞和要保持詞的音樂性,就像研究詩律一樣從研究宋詞的平仄排列順序入手,于是便有詞譜、詞律之作。
此書是傳世的最早的一部詞譜。書中選“擇聲調合節者一百十首,匯而譜之,各圖其平仄于前,綴詞于一,有當平當仄,可平可仄二例。”卷一為小令,收六十四調;卷二為中調,收四十九調;卷三為長調,收三十六調。但書中實際亦有與目錄不一致之處。
詞的句式所體現出來的抑揚頓挫的音樂美,不完全是由詞句的平仄決定的。仄聲中包括上、去、入三聲,平仄中又有陰陽清濁之別,這些都未能在此譜中體現出來。
書中選調也過于簡單,許多常見詞牌都未收入。編者也未注意到一調數體間的區別。而且“往往不據古詞,意為填注。于古人故為拗句以取抗墜之節者,多改諧詩句之律。又校讎不精,所謂黑圈為仄,白圈為平,半黑半白為平仄通者,亦多混淆”(《四庫總目提要》)。“四庫”館臣所言還是切合實際的。
此書初刻于萬歷甲午、乙未(1594~1595)間。后又有謝元瑞《詩余圖譜補遺》六卷,有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謝氏刊本。又有游元涇之《增正詩余圖譜》三卷,有明萬歷二十九年刊本。另有毛晉汲古閣重刊本并增加了毛氏自己所著《詩余圖譜補略》一卷。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陵陽先生詩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古詩歸》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