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人物·蕭何
西漢開國元勛。沛縣 (今屬江蘇) 豐邑人,和漢高祖劉邦是同鄉(xiāng)。秦時曾為沛縣吏,當時劉邦只是一個亭長 (村長),蕭何對他多有照顧。后來,劉邦起兵,蕭何便做了他的 “后勤總長”。劉邦攻入秦都咸陽時,諸將都去搶金銀財寶,蕭何卻收了一大堆檔案圖書。劉邦為漢王,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就是靠了這一大堆檔案圖書。劉邦與項羽爭天下之初,勢單力薄,諸將多有逃亡者,韓信不得志,也開了小差。蕭何追回韓信,力薦其能,建議拜其為大將軍。韓信是前敵總指揮,張良是總參謀長,蕭何是后勤總長,劉邦當上皇帝后曾說: “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天下已定,分封功臣,劉邦要將蕭何擺在第一,諸將不服,說: “臣等出生入死,多者百余戰(zhàn),少則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只是在后方指手劃腳,論功卻在臣等之上,這是為何?” 劉邦就以打獵來作比方: “追殺野獸的是狗,而發(fā)蹤指示野獸在什么地方的是獵人。諸君只能追野獸,相當狗的功勞; 蕭何發(fā)蹤指示,卻相當獵人的功勞。”漢王朝立國十一年時,劉邦率兵前往邯鄲平定叛亂,而假裝有病的淮陰侯韓信欲乘機在長安謀反。呂后一籌莫展,乃與丞相蕭何謀,假言有使者從邯鄲回來,說叛亂已經(jīng)平定,請列侯群臣進宮祝賀。蕭何特地通知韓信: “雖有病,還是請來。”韓信一入宮,就自投羅網(wǎng)。劉邦在邯鄲聽說韓信被誅,立刻拜丞相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增加警衛(wèi)五百人。大家都來祝賀,只有一人說: “大禍從此開始。皇帝征戰(zhàn)在外,丞相守家,并沒有冒槍林彈雨之險,卻享受加官晉爵增加警衛(wèi)的殊榮,是因為韓信新謀反,而韓信又出自丞相推薦,皇帝不放心你呀。請君讓封不受,拿出家私佐軍,皇帝一定會很高興。”蕭何從其計,劉邦果真大喜。第二年秋天,淮南王鯨布反,劉邦又率軍親征,多次派使者回長安,問相國何為。蕭何一心安撫百姓,又盡出家財佐軍,象去年劉邦在邯鄲平叛時一樣。有人對蕭何說: “你這是招滅族之禍呀。你現(xiàn)在位至相國,功臣第一,還能再往上升嗎? 自你入關中以來,得百姓心,大家都喜歡你。皇帝所以多次派人來問你,怕的就是你德高望重,傾動關中。現(xiàn)在你何不多買田地,到處賒貸以自污?這樣,皇帝才放心你。” 蕭何從其計,劉邦果真大喜。但是,劉邦始終對蕭何心有疑忌,當蕭何向他說: “長安地狹,上林苑(皇家林園) 中多空地,能否讓百姓進去耕種?”他勃然大怒,下令將蕭何逮捕入獄。有廷臣問: “蕭相國何罪,陛下要這樣對待他?”劉邦說: “我聽說李斯為秦丞相,有善歸主,有惡歸己。今相國多受商賈金而說是為民請我苑,以自媚于民,所以逮捕他。”廷臣舉出各種例證,力言蕭何不可能接受商賈賄賂,而是真正出自公心。劉邦自知理虧,雖然不高興,還是派人赦免蕭何出獄。當素來恭謹?shù)氖捄纬嘀_前來謝恩時,劉邦說: “算了吧。相國為民請苑,我不許,我不過為桀紂主,而相國為賢相。我所以逮捕你,就是要叫百姓知道我的過錯。”蕭何跟劉邦同打江山,共守江山,一生都忠心耿耿,即使在劉邦最狼狽的時候,也別無二心,但劉邦對其卻不能肝膽相照。蕭何始終謹慎地處理著他和劉邦之間的微妙關系,唯恐引起疑心。蕭何位極人臣,但 “置田宅必居窮處,為家不治垣屋”,他說: “后人賢,師吾儉; 不賢,毋為勢家所奪。”
上一篇:宗教學·佛教·菩薩
下一篇:禮俗學·禮制·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