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道教·太上感應篇
流傳最廣的道教善書。托名太上老君所述。全文一千二百多字,以太上老君的口吻,宣揚天人感應、因果報應、抑惡揚善的道理。開篇即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然后詳列善事如忠孝友悌、敬老懷幼、濟人之急、救人之危、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等凡二十六件; 惡事如竊人之能、蔽人之善、耗人貨財、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敗人苗稼、破人婚姻、男不忠良、女不柔順、無故殺龜打蛇等凡一百七十件。最后說: “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太上感應篇》 文字通俗,平易近人,而且其思想與中國百姓的心理非常契合,問世后即在民間廣泛流行,對普通民眾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有“民間道教圣典” 之稱。南宋后期,著名理學家真德秀讀罷這篇勸人行善的道書后,非常感動,特地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序言,加以推薦,宋理宗也在新刊刻的版本前親題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八字。其后,明朝的嘉靖皇帝和清朝的順治皇帝都曾經為《太上感應篇》作序加以鼓吹,群臣應和,這篇 “民間道教圣典”就廣為流布,甚至傳到了日本、朝鮮、越南等國。
上一篇:宗教學·儒教·天子
下一篇:宗教學·道教·太上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