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唐乾陵石雕
唐代大型石雕。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的合葬陵,位于今陜西省乾縣西北6公里的梁山上。唐代陵寢雕刻內容,自乾陵后,始有一定規制。方城四門外各有蹲石獅一對,玄武門前石馬一對,朱雀門前石人一對。神道上列置的石雕集中在第二道門至朱雀門之間,由南向北依次是:望柱一對,翼馬1對,石馬及馭手5對,文武侍臣十對,等人大的外國王賓像六十一身。浮雕則有朱雀一對,駝鳥一對和華表柱座的石獅子以及石碑的裝飾雕刻等。這組石雕用圓潤的刀法刻出了各種生動的形象,表達了“揚威與懷遠,顯示李唐王權鞏固,天下歸心”的主題思想,從而體現了唐王朝的國勢強盛和皇帝的威嚴。
這個雕刻群由成百件大型雕刻組成,且排列有序,氣勢莊嚴肅穆,同時又以高低不同的比例,大小不一的體積,以及數量的參差構成一種節奏感。在比例與體積的處理上,充分考慮了其位置與觀賞者遠觀的因素。六十一軀外國王賓像,身著胡服,窄袖束腰,拱手而立,彼此間姿態少有變化,卻具虎虎生氣。翼馬和石獅更表現得雄健有力,顯示出威猛之勢。翼馬生雙翼,翼上刻有朵云紋,姿態雄偉,頭部結構清晰,筋骨堅實,刻出馬的強悍、自豪的性格。四對石獅中以朱雀門前的一對最為精彩。造型如金字塔型,兩足前伸,身軀后蹲,昂首挺胸、姿態嵬嶷,在用直線構成的基本形體上,頸、胸、兩股等處則用強韌的弧線,加之堅實、健壯的體魄,巨頭卷毛,突目、隆鼻、闊口、利牙而霸氣的神態,更增添其挺拔勁健的氣魄與雄渾的神韻,令人望而生畏,給整個陵區罩上神圣而凜不可犯的氣氛。
乾陵石獅
上一篇:天文歷法·周髀算經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唐詩品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