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陳摶
【出典】 《舊五代史》卷一一六《周書·世宗紀》:“(顯德三年十一月)放華山隱者陳摶歸山,帝素聞摶有道術,征之赴闕,月余放還舊隱。”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中:“華山陳真人而隱于睡,小則亙月,大則幾年方一覺。”參見“希夷2”條。
【釋義】 陳摶為五代北宋間著名隱士。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
【例句】 ①眼瞎背駝方引去,羞殺陳摶種放。(劉克莊《念奴嬌》[自填曲子]2606)作者七十八歲致仕。詞中援早歲歸隱的陳摶作比襯,自嘲遲暮殘年方才退居。參見“種放”條。②要知甲子,陳摶差大,邵雍差小。(劉克莊《水龍吟·癸丑生日,時再得明道祠》2620)作者六十七歲里居時作此詞。句中說自己當下比享年八十左右的陳摶尚差一些歲數。③有時拂袖尋種放,有時攜枕就陳摶。(劉克莊《最高樓·戊戌自壽》2635)這里借典自敘罷官家居時常與隱士為伍,閑逸自適。
上一篇:典故《陳驚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陳王端憂多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