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階平正
【出典】 《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東方朔進諫曰:“愿陳《泰階六符》,以觀天變。”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黃帝泰階六符經》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公卿大夫,下階為士庶人。上階上星為男主,下星為女主。中階上星為諸侯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下階上星為元士,下星為庶人。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社稷神祗咸獲其宜,天下大安,是為太平。三階不平,則五神乏祀,日有食之,水潤不浸,稼穡不成,冬雷夏霜,百姓不寧,故治道傾。天子行暴令,好興甲兵。修宮榭,廣苑囿,則上階為之奄奄疏闊也。’以孝武皆有此事,故朔為陳之。”
【釋義】 三階為星名,共六顆,分上、中、下三階。古代星象家認為三階平是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的征候。
【例句】 ①三階平,金氣肅,轉和景。(趙禎《合宮歌·皇祐二年饗明堂》195)這里用三階平表現承平氣象。②端景命、符圣德,三階正、萬國歸化,遠勝文思睿藻,問寢格中天。(曹勛《玉連環·天申壽詞》1211)這里借以歌頌天下太平。③幾斗璿樞,仰三階平正。(劉子寰《醉蓬萊·壽參政》2706)這里用三階平正表現天下太平。
上一篇:典故《三陽初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