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授衣時節
【出典】 《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漢·毛氏傳:“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
【釋義】 《詩經》有“九月授衣”語,意謂九月霜降天寒可授冬衣。后因以“授衣時節”指九月。
【例句】 ①曉日陰陰晴未定,授衣時節輕寒嫩。(歐陽修《漁家傲》[九月霜秋秋已盡]137)這里以“授衣時節”切上片之“九月”。②想見隴頭長戍客,授衣時節也思家。(賀鑄《搗練子·剪征袍》503)這里說九月天漸寒,戍客亦會由寒衣而思念家人。③授衣時候,蘭菊香盈袖。(向滈《點絳唇》[屈指新冬]1520)這里代指九月,與上句之“重陽”切。④授衣時節,猶未定寒燠。(陳允平《六么令》[授衣時節]3126)這里以指九月,謂九月時候,氣候的冷暖還不甚判然。
上一篇:典故《拾遺東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收駿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