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望門投止
典源出處 《后漢書·黨錮列傳·張儉傳》:“張儉字元節(jié),……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為東部督郵。時中常侍侯覽家在防東,殘暴百姓,所為不軌。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覽遏絕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結(jié)仇。鄉(xiāng)人朱并,素性佞邪,為儉所棄,并懷怨恚,遂上書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討捕。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p>
釋義用法 張儉彈劾當(dāng)時專權(quán)的宦官侯覽,因而被侯覽借機加害,欲置之死地。張儉逃走,經(jīng)過之處,凡所識之家便去投奔,而眾人仰重他的品德,不顧全家遭禍來接納他。后以此典指亡命逃難; 也指四處飄泊。
用典形式
【逃張儉】 清·沈欽圻:“不容黨錮逃張儉·只許煙花選莫愁?!?/p>
【一身作客】 明·錢曄:“一身作客如張儉,四海何人是孔融。”
【無家張儉】 清·左輔:“我是無家張儉,萬里走江城?!?/p>
【張儉無家】 清·毛奇齡:“兩度陶朱思返越,百年張儉竟無家?!鼻濉づ瞬骸皬垉€已無家,兩鬢霜華。憑高吊古一長嗟。”
【破家張儉】 清·計東:“破家張儉飄零久,賃保王成辛苦多。”
【望門投止】 清·王士禛:“至竟清流解亡國,望門投止是何人?!鼻濉ぷT嗣同:“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p>
【望門投鞭】 清·蒲松齡:“望門投鞭縱馬入,庭戶冷落絕炊煙?!?/p>
【飄零張儉】 清·鈕琇:“慟哭范滂猶有母,飄零張儉已無家。”
上一篇:詩詞典故《望梅止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未能免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