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歌動梁塵
典源出處 《藝文類聚》卷四三引漢,劉向 《別錄》:“有麗人歌賦,漢興以來,善雅歌者,魯人虞公,發聲清哀,蓋動梁塵。”
釋義用法 傳說山東人虞公唱歌能使梁上的塵土振動飛起,后以此典贊揚歌聲高亢美妙。
用典形式
【飛塵】 隋·李德林:“流水琴前韻,飛塵歌后輕。”
【歌梁】 宋·楊億:“誰燃百炬金花燭,渡襪歌梁落暗塵。”
【飛梁塵】 唐·李白:“胡雛綠眼吹玉笛,吳歌白纻飛梁塵。”
【動梁埃】 南朝宋·謝靈運:“哀哇動梁埃,急觴蕩幽默。”
【唱梁塵】 南朝宋·鮑照:“調弦俱起舞,為我唱梁塵。”
【梁塵飛】 晉·陸機:“一唱萬夫嘆,再唱梁塵飛。”唐·李白:“一語不入意,從君萬曲梁塵飛。”
【梁塵驚】 清·錢謙益:“絲肉交奮梁塵驚,歌喉徐引一線清。”
【歌揚塵】 隋·盧思道:“舞動淮南袖,歌揚齊后塵。”
【歌筵塵】 南朝陳·徐陵:“舞席秋來卷,歌筵無數塵。”
【薄梁塵】 晉·傅玄:“逸響飛薄梁塵,精爽眇眇入神。”
【避梁塵】 南朝梁·張率:“君歌當來罷,卻坐避梁塵。”唐·趙嘏:“綺筵無處避梁塵,虞姹清歌日日新。”
【塵起歌終】 唐·李商隱:“煙飛愁舞罷,塵起惜歌終。”
【畫梁塵起】 五代·魏承班:“聲聲清迥遏行云,寂寂畫梁塵暗起。”
【清歌梁塵】 南朝宋·謝靈運:“急弦動飛聽,清歌拂梁塵。”宋·陸游:“清歌一曲梁塵起,腰鼓百面春雷發。”
【梁下輕塵】 唐·盧照鄰:“江前飛暮雨,梁上下輕塵。”
【梁塵霏霏】 唐·楊衡:“梁塵霏霏暗紅燭,令君安坐聽終曲。”
【歌筵起塵】 唐·張喬:“舞席潛回雪,歌筵暗起塵。”
【聽歌梁上動】 唐·駱賓王:“聽歌梁上動,應律管中飛。”
【清歌落范塵】 唐·駱賓王:“雅琴馴魯雉,清歌落范塵。”
【歌管雜塵埃】 南朝梁·陰鏗:“欲知安樂盛,歌管雜塵埃。”
上一篇:詩詞典故《次公醒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歌式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