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鳴, 呦呦地鹿兒鳴,
食野之蘋。 吃著野地的青蘋。
我有嘉賓, 我有一些好客人,
鼓瑟吹笙。 彈起瑟,吹起笙。
吹笙鼓簧, 吹起笙來奏起簧,
承筐是將。① 把一筐幣帛來奉上。
人之好我, 人們呀,愛護我,
示我周行。② 指示我向大路行。
呦呦鹿鳴, 呦呦地鹿兒鳴,
食野之蒿。 吃著野地的青蒿。
我有嘉賓, 我有一些好客人,
德音孔昭。③ 說的話呀多精妙。
視民不恌④ 人民見他不敢輕佻,
君子是則是效。⑤ 官兒向他學習、把他仿效。
我有旨酒, 我的酒,多美好,
嘉賓式燕以敖。⑥ 客人們飲著樂陶陶。
呦呦鹿鳴, 呦呦地鹿兒鳴,
食野之芩。 吃著野地的水芹。
我有嘉賓, 我有一些好客人,
鼓瑟鼓琴。 彈起瑟呀彈起琴。
鼓瑟鼓琴, 彈起瑟,彈起琴,
和樂且湛。⑦ 樂得大家都盡心。
我有旨酒, 我的酒,多美好,
以燕樂嘉賓之心。⑧ 用來安慰客人的心。
【注】①承:奉上。將,行。奉筐而行幣帛。②周行:大路。③德音:善言。孔,甚。昭,明。④視民:即民視。不恌,不為偷薄之行。⑤則:法。效,仿效。⑥敖:舒暢,快樂。⑦湛(dan):長久的快樂。⑧燕:安。
這首詩為小雅的首篇,又系描寫賓主宴飲之樂的詩篇,所以一向為人們所重視。詩寫主人宴客,客對主人加以忠告,主人表示感激,詠之于詩,享之以酒。詩為三章,章八句,為重調組成,僅二章第六句、第八句為六言,三章第八句為七言,稍加變換,使詩篇有曼聲多意之趣,增加詩的音樂美。詩雖為重調,但每章主旨不同,首章系贊美嘉賓奉禮品、獻忠言,敷衍其事,意態懇摯。詩開頭以“呦呦鹿鳴”起興,“鹿”“祿”諧音,“呦呦”“悠悠”同聲,當有福祿長久之祝,“食野之蘋”,則含有食物廣多之意,而“我有嘉賓”到來之時則奏樂獻禮,熱鬧非凡。然而不落俗套,嘉賓之來非徒為酒食,而有美言之告,“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所謂君子愛人以德,客人對主人的愛護,是指示他向大路行,也就是不走旁門左道。詩是有積極意義的。舊解以為君臣相得之樂,亦通。但我們今天從文學角度來欣賞這首詩,以主客友朋之款待來看待這首詩,當更有廣闊的社交意義。二章首二句僅以“蒿”字換了“蘋”字,而描述嘉賓則發揮了他的“德音孔昭”,說話精妙,因而“視民不恌”,人民見他不敢輕佻。“君子是則是效”,則是官兒們向他學習、把他倣效。這又是從上章的“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引申、擴展而來,詩意則似斷實聯。于是為著優待嘉賓,“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點了宴賓之旨,而又不是徒為酒食。三章“呦呦鹿鳴,食野之苓”又只換來一個“芩”字。但在“我有佳賓”之下,則是“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一再重復,極顯賓主契合之趣。而“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又以長句來拖長這一音響,延續這一樂趣,真是其樂無窮,賓主盡興,而詩味則無有己時。
這首詩,音節頓挫,音響悠揚,讀起來瑯瑯上口,迭字、虛字運用得極為巧妙。如“呦呦鹿鳴”之“呦呦”,“食野之蘋”“人之好我”之“之”字,“君子是則是效”之兩“是”字,“嘉賓式燕以敖”之“式”字、“以”字、“以燕樂嘉賓之心”之“以”字、“之”字,等等,均能以虛字傳神,舒緩詩的語氣,增加韻味。而頂針續麻的寫作手法在詩中用來,又特別增加歡樂氣氛,如首章之“鼓瑟吹笙,吹笙鼓簧”,三章之“鼓瑟鼓琴,鼓瑟鼓琴”,不但不覺重復,反而覺有詩趣,和賓主之歡樂燕飲,又都是和諧的、一致的。詩為重調,一、三章章法相同,每章前六句均寫鼓瑟、吹笙、鼓簧、鼓琴歡樂場面,只是一章末二句為寫賓告主人以大道,三章末兩句寫主人感激嘉賓享之旨酒。二章則突出寫嘉賓之儀容言行堪為官民之表率。末兩句則又與三章之末兩句相似。這樣,在重調中又有變化,增加了詩歌的句式美。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這首詩歌是社交場合中的一篇常用樂章,其寫賓主的融洽,相敬以禮,相愛以德,相享以樂,相慰以酒,是可以增友誼而敦風俗的,無怪乎歷來都為各朝代舉行大宴會的命名,或亦奏此樂章。現在我們雖因原有詩譜的失傳,聽不到它的樂音,但當今某音樂家曾為其譜出新曲,演唱其辭,曾風行一時,歷久不衰。足見這首詩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并有其青春的魅力。
上一篇:《鶴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鹿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