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於皇時周!(魯時作明。)
陟其高山,
嶞山喬岳,(魯嶞作墮。)
允猶翕河。
敷天之下,
裒時之對,
時周之命。(三家時周之命下有於繹思。)
(無韻。)
〔譯文〕
啊,這周朝美好偉大!登上那高山,望見狹長的山脈和高峻的大山,確實百川流徑匯合入黃河。山川布列在天的下面,聚集這山川百神而配祭,這是周朝承受的天命。
〔評介〕
《般》一章,七句。關于此詩主旨,《詩序》說:“《般》,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也。‘般’,樂也。”三家詩無異說。朱熹《詩集傳》謂“《般》義未詳”。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據《史記·封禪書》“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受命然后得封禪”,謂此詩成王時作。姚際恒《詩經通論》、方玉潤《詩經原始》皆以武王巡守而祀四岳河海之詩。王國維《觀林堂集·周〈大武〉樂章考》認為此亦頌武王之功的舞樂《大武》六篇之一。綜觀諸說,本其詩意,這是武王克商后巡行祭祀山川的樂歌。
周武王克商建周巡行四方,是視察各地宣揚功威的政治之舉,此外也有游歷山川之意(詩題為“般”,有游樂之意)。天子登臨名山大川,例行祭祀,因遙望而祭,故專稱“望”,《尚書·舜典》就有“望于山川,遍于群神”之語。這篇祭祀山川的樂歌則贊頌了周朝的美好偉大,贊美了壯麗的山河。在聚集山川之神而配祭時,宣告這是周朝承受的天命。其意還是宣揚君權神授,因而這種祭祀山川也是在典章之列的政事了。
詩描繪了山川壯美之景:山脈連綿起伏,峰岳高聳,百川流經群山,匯合流入黃河。話語不多而古樸,但景物歷歷如見,而且很有氣勢。
上一篇:《齊風》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東門之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