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尺素書
【出典】 《文選》卷二七《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唐·李善注:“鄭玄《禮記注》曰:‘素,生帛也。’”
【釋義】 古人用長約一尺長的絹帛寫信,《古樂府》有“尺素書”語,后世詩詞因用“尺素書”代指書信。
【例句】 ①江水東流郎在西,問尺素、何由到。(張先《卜算子》[夢短寒夜長]78)這里用以表現閨中人盼望在外的郎君來信。②千里鄉關空倚慕,無尺素,雙魚不食南鴻渡。(歐陽修《漁家傲》[律應黃鐘寒氣苦]139)這里反用《古樂府》語意,敘寫客居思鄉,盼望家信。③川上不傳尺素,云間猶望飛鴻。(曹勛《清平樂》[春前別后]1228)這里用以敘寫別后盼信。④欲遣微波傳尺素。(張孝祥《漁家傲·紅白蓮不可并栽,用酒盆栽之,遂皆有花,呈周倅》1717)這里以擬人的蓮花口吻,表示有心傳信給意中人。⑤尺素如今何處也,彩云依舊無蹤跡。(辛棄疾《滿江紅·暮春》1889)這里敘寫所思念的美人沒有音信。借以寄托理想難以實現的感慨。⑥別后頻收尺素書,依舊情相與。(張鎡《卜算子·無逸寄示近作<梅詞>,次韻回贈》2132)這里是敘寫友人寄來書信。
上一篇:典故《尺箠平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川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