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征蠻
【出典】 《莊子·則陽》:“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返。’”晉·郭象注:“誠知所爭者若此之細,則天下無爭矣。”唐·成玄英疏:“蝸之兩角,二國存焉。”
【釋義】 戴晉人以蝸牛兩角蠻、觸兩國之間的征戰比喻魏國同它國之間的征戰,說明所爭微不足道,借以勸說魏惠王不要好戰。宋詞中常用以比喻名利之爭微不足道。
【例句】 誰在冰壺玉界上,眇視征蠻戰蟻。(吳潛《賀新郎》[月綻浮云里]2765)這里用本典(合用“戰蟻”典),設想月中仙人對世間種種爭斗的看法。
上一篇:宋詞典故《征南巧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征西》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