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征南巧架
【出典】 《晉書》卷三四《杜預傳》:“預又以孟津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河橋于富平津。議者以為殷周所都,歷圣賢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預曰:‘“造舟為梁”,則河橋之謂也。’及橋成,帝從百僚臨會,舉觴屬預曰:‘非君,此橋不立也。’對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得施其微巧。’……(羊)祐病,舉預自代,因以本官假節行平東將軍,領征南軍司。……行次鄧縣而卒,時年六十三。帝甚嗟悼,追贈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釋義】 晉代名將杜預,死后追贈征南大將軍,他曾于黃河孟津架設河橋——造舟為梁。受到時人贊賞。后世常用此典詠橋。
【例句】 追往事,征南巧架,傅野懷才。(黃裳《滿庭芳·詠浮橋》379)這里用杜預以舟架河橋比擬所詠浮橋。
上一篇:宋詞典故《咫尺顏》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征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