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園圖
明·文嘉作
紙本水墨
縱二四.二厘米
橫一四五.五厘米
藏上海博物館
此圖是文嘉為他的朋友董宜陽所繪鄉間別業曲水園的景致。
圖上畫家自題:“董君子元有別業在黃浦之上,松竹秀郁,殊為勝絕,名之曰曲水園。嘉靖己未九月過吳,請予圖之,因為寫此。茂苑文嘉。”下鈐“文嘉之印”白文方印、“文休承印”白文方印。董氏名宜陽,字子元,上海人,出身于官宦家。少時曾從天臺王度、同郡徐獻忠學,一生未出仕。嘗居紫岡,人稱紫岡先生,自號七休居士。他同松江的何良俊是好友,良俊為文徵明的學生,和徵明之子文彭、文嘉,門生周天球、彭年等交往密切。董宜陽與吳中文士也有交游,故他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游吳時,請文嘉為他繪曲水園圖,時文嘉五十九歲,宜陽五十歲。
曲水園圖
此圖右方為一疇平岸,近河筑茅屋三間,屋舍四圍茂木藂林,長松挺秀,修竹深密。隔河下方有坡石葭葦,古柏陰翳。畫幅中部為一大片空濛的水域,河中坐落幾處汀嶼,點綴柳竹屋舍,至卷末微露坡岸的一隅。畫面形象地寫出了黃浦畔曲水繞村的景色。圖上的景色便是當時江畔水鄉的真實寫照,那遼闊的江面應該就是黃浦了。畫家所稱“松竹秀郁,殊為勝絕,”正是贊美其地居水濱,有自然樸質之美,而這與主人“守拙心彌敦”的澹泊人格是互為表里的。圖中正屋里有一人踞坐草褥展卷而讀,想必為曲水園主人董宜陽了。右屋內侍童正在端奉茶杯,鄰屋桌上置放書冊,陳設簡樸雅潔,把主人懷抱貞素、讀書自樂的心境很好地襯映了出來。此外竹林小徑尚有策杖來客,傍岸孤舟有人坐釣,他們都是主人“不事機關與世違”的“忘機友”(文嘉題語),在這僻靜的水鄉幽境里,共同覓得一塊“只知身世常閑逸,不道人間有是非”(卷后潘德元題語)的樂土。
作者繪畫直承其父徵明的衣缽,《明畫錄》謂他“所作山水,清遠逸趣,得云林佳境,合處直逼其父”。這一幅圖在景物的構思上,頗有倪云林的余韻,只是把云林近坡遠山中段空白水面的直式構圖,轉為橫式布局,同樣追求一種幽澹清逸的意境。在筆墨技法上,堤岸的折帶皴和遠山的橫筆皴,都含有云林的技法因素;古柏、長松、竹木和屋舍的細筆勾斫,各種點葉、夾葉用筆之縝密,點、線排列之富有裝飾意味,則直取家法。畫幅可謂融云林、徵明兩家之法,以清脫秀潤的筆墨形式,表現出淡泊清遠的主題內容。
上一篇:《花卉卷》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都門柳色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