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章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凡人皆有好惡之情,但能夠恰如其分,卻很難。孔子斷言,只有仁者,才有能力喜好人與厭惡人。故我們都應常懷自知之明,在好惡人時,千萬別太自信了。
唯仁者能好惡,程頤講,因為唯仁者能公正。朱子進而講,公是無私心,正是合乎理。公未必能正,正未必出于公,二者缺一不可。
然私心難去,事理難明,只有盡可能多的人參與,個人之私才能限于最小,天下事理才能盡量弄明白。故儒家政治的選賢與能,由精英進而民主,邏輯上是通的。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凡人皆有好惡之情,但能夠恰如其分,卻很難。孔子斷言,只有仁者,才有能力喜好人與厭惡人。故我們都應常懷自知之明,在好惡人時,千萬別太自信了。
唯仁者能好惡,程頤講,因為唯仁者能公正。朱子進而講,公是無私心,正是合乎理。公未必能正,正未必出于公,二者缺一不可。
然私心難去,事理難明,只有盡可能多的人參與,個人之私才能限于最小,天下事理才能盡量弄明白。故儒家政治的選賢與能,由精英進而民主,邏輯上是通的。
上一篇:《周監于二代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士志于道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