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信近于義章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曾子三省之一有信的問題,守信很難,因時空有變。此章有子加了一個條件,信近于義,這就容易做到。可見儒家講信是據于義的,義合乎理。
同樣,恭是孔子形象的正面描述,但如不合乎禮,失其分寸,也容易跡近諂媚而自取恥辱。
最后一句,踐行尤難。因是依傍,親是相親,宗是宗主,三者由輕而重,由淺入深。人皆須交往,若初交不慎,又搞得火熱,最終不免陷于人身依附。朱熹當年曾舉官場上的依傍宗主關系,正為今日反腐的一串串所證實。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曾子三省之一有信的問題,守信很難,因時空有變。此章有子加了一個條件,信近于義,這就容易做到。可見儒家講信是據于義的,義合乎理。
同樣,恭是孔子形象的正面描述,但如不合乎禮,失其分寸,也容易跡近諂媚而自取恥辱。
最后一句,踐行尤難。因是依傍,親是相親,宗是宗主,三者由輕而重,由淺入深。人皆須交往,若初交不慎,又搞得火熱,最終不免陷于人身依附。朱熹當年曾舉官場上的依傍宗主關系,正為今日反腐的一串串所證實。
上一篇:《以德報怨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先進于禮樂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