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曝十寒
【釋義】
原意為即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上一天,凍上十天,也是不可能生長的。形容學習或工作時而勤奮,時而懶惰,做事情沒有恒心。
【出處】
戰國·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pù)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典故】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帶著自己的弟子周游各國,給各諸侯國的執政者宣揚“民本”思想和“仁政”學說。
有一次,孟子來到了齊國。當時的齊王昏庸無道,寵信奸臣。齊國的忠臣良將聽說孟子要來勸說自己的君王,都非常的高興。只是,過了一段時間后,孟子并沒有規勸齊王的跡象。有人責備孟子明明知道齊王不夠明智,還不輔佐他。孟子回答說:“這并不是齊王不夠明智的原因。即便是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上一天,凍上十天,也是無法繼續生長的。我在齊國停留的時間有限,和齊王相處的時間比較短,一旦我離開了齊國,朝中那些奸臣必定還會蠱惑君心,就算我可以讓大王生起一時的善念,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上一篇:一揮而就典故故事|一揮而就釋義
下一篇:一毛不拔典故故事|一毛不拔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