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廢
閱讀提示
釋義:本意是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情還沒有做完就停止了,不能堅持到底、善始善終。廢:停止。
出處:《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有恒心才能實現理想
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叫樂羊子的人去遠方拜師學藝。一天,樂羊子回來了。他的妻子正在家里織布,見他突然回家覺得奇怪,便問:“你不是去和老師學習了嗎,怎么回來了?”
樂羊子說:“我想家了,就先回來了。”
妻子聽了后,拿起手邊的剪刀,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剪斷了。然后對樂羊子說:“這織布機上的布是我用一根根絲線織成的,現在我用剪刀把它剪斷,我之前織成的布就全廢了。讀書和織布一樣,需要每天的積累,如果半途回家,那你之前學到的知識就和這剪斷的布一樣白白浪費了。”
樂羊子聽到妻子的話,慚愧地低下了頭。他很快離開家,繼續回去學藝,為了完成學業,他一連七年沒有回過家,直到學成歸來。
知識小窗
近義詞:半途而返、有始無終、前功盡棄。
反義詞:有始有終、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造句:我一定要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絕不能半途而廢。
成語接龍
半途而廢→廢寢忘食→食不甘味→味同嚼蠟→臘盡春回→回頭是岸→岸谷之變→變化多端→端本清源
上一篇:成語《功虧一簣》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南轅北轍》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