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桓伊哀弦
【出典】 見“東山老聽桓箏”條。
【釋義】 東晉宰相謝安遭人讒毀,孝武帝對他產生誤會。桓伊曾乘宴飲之機撫箏而歌《怨詩》,向孝武帝進諫,使君、相之間消除了誤會。后因用為故實。
【例句】 ①此淚不待,桓伊危柱哀弦。(晁補之《金盞倒垂蓮·依韻和次膺寄楊仲謀觀察》569)謝安聞桓伊撫箏而泣下。這里用以襯托自己悲情之深重,意在表達對次膺和楊仲謀的想念之情。②我有桓箏千年恨,為謝公、目送還云撫。(劉辰翁《金縷曲·壽李公謹同知》3242)桓箏聲音慷慨。這里借以傳達自己內心的悲情。
詩詞典故·桓伊哀弦
【出典】 見“東山老聽桓箏”條。
【釋義】 東晉宰相謝安遭人讒毀,孝武帝對他產生誤會。桓伊曾乘宴飲之機撫箏而歌《怨詩》,向孝武帝進諫,使君、相之間消除了誤會。后因用為故實。
【例句】 ①此淚不待,桓伊危柱哀弦。(晁補之《金盞倒垂蓮·依韻和次膺寄楊仲謀觀察》569)謝安聞桓伊撫箏而泣下。這里用以襯托自己悲情之深重,意在表達對次膺和楊仲謀的想念之情。②我有桓箏千年恨,為謝公、目送還云撫。(劉辰翁《金縷曲·壽李公謹同知》3242)桓箏聲音慷慨。這里借以傳達自己內心的悲情。
上一篇:典故《桓伊三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桓大將軍枝條如此》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