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羞潘母
【出典】 《晉書》卷五五《潘岳傳》:“岳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構(gòu)愍懷之文,岳之辭也。謐二十四友,岳為其首。謐《晉書》限斷,亦岳之辭也。其母數(shù)誚之曰:‘爾當知足,而干沒不已乎?’而岳終不能改。”“俄而秀遂誣岳及石崇,歐陽建謀奉淮南王允、齊王同為亂,誅之,夷三族。岳將詣市,與母別曰:‘負阿母!’……岳母及兄侍御史釋、弟燕令豹、司徒掾據(jù)、據(jù)弟詵,兄弟之子,已出之女,無長幼一時被害,唯釋子伯武逃難得免。”
【釋義】 晉潘岳貪于榮利,不聽母教,后遭誣被誅,累及母親與家人,臨刑與母別,有“負阿母”之嘆。后因用為故實。
【例句】 不會車邊望塵拜,免他年、青史羞潘母。(劉克莊《賀新郎·再用前韻》2630)這里反用潘岳故事,自欣不戀榮利,達于進退,不會累及家人。
上一篇:典故《續(xù)離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羞郎見憔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