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巽二
【出典】 唐·牛僧孺《玄怪錄》:“唐中書令蕭志忠,景云元年為晉州刺史,將以臘日畋游,大事置羅。先一日,有薪者樵于霍山,暴瘧不能歸,因止巖穴之中,呻吟不寐。夜將艾,似聞悉窣有人聲……有一人身長丈余……長人即宣言曰:‘余玄冥使者,奉北帝之命,明日臘日,蕭使君當順時畋獵。爾等若干合箭死……’言訖,群獸皆俯伏戰懼。若請命者。……使者曰:‘……然余聞東谷嚴四兄善謀,爾等可就彼祈求。’……時薪者疾亦少間,隨往覘之。既至東谷,有茅堂數間,黃冠一人,架懸虎皮……老虎老麋即屈膝哀請。黃冠曰:‘蕭使君每役人,必恤其饑寒。若祈滕六降雪,巽二起風,即不復游獵矣。余昨得滕六書,知已喪偶,又聞索泉家第五娘子為歌姬,以妒忌黜矣。若汝等求得美人納之,則雪立降矣。又巽二好飲,汝若求得醇醪賂之,則風立至矣。’”(據《太平廣記》卷四四一《蕭志忠》引)
【釋義】 巽二為唐人小說中的風神。宋詞中常借以詠風。
【例句】 ①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李處全《水調歌頭·冒大風渡沙子》1729)這里用“巽二”表現大風肆虐。②鼓動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張威勢。(陳郁《念奴嬌》 [沒巴沒鼻]3017)這里用“巽二”與“滕六”表現風雪交加。
上一篇:典故《巡檐索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延平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