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伊周
【出典】 《漢書》卷四○《張陳王周傳贊》:“周勃……至登輔佐,匡國家難,誅諸呂,立孝文,為漢伊周,何其盛也!”唐·顏師古注:“處伊尹、周公之任。”
【釋義】 伊周為伊尹、周公的合稱。伊尹于商湯朝為相,周公旦于周成王時攝政。宋詞中常用以泛指賢能的輔弼重臣。
【例句】 ①功名事,身未老,幾時休。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辛棄疾《水調歌頭》[落日古城角] 1950)這里用本典表示追求功名顯位難有止境。②伊周安在,且須學老萊子。(鄭域《念奴嬌·戊午生日作》2301)這里借以感嘆世無賢相主政。③平生佐時大略,有忠勤、一念等伊周。(張榘《木蘭花慢·上壑翁壽》2683)這里用本典頌美壽主輔政之才德可比前賢。④事業伊周,功名韓白,未到星星發。(林橫舟《大江詞·壽仙尉。十一月初一》3428)這里用本典表示預期壽主將登顯位。⑤況君能堯舜,臣皆稷契;世逢湯武,業比伊周。(無名氏《沁園春》[國步多艱] 3681)這里用本典描繪君圣臣賢的政治局面。
上一篇:典故《伊吾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伊尹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