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豹隱
【出典】 見“南山豹”條。
【釋義】 傳說南山玄豹為愛惜皮毛,遇霧雨則潛伏不出。后因用為隱居避世以全德養性的典故。
【例句】 ①徘徊,應共怪,十年豹隱,一旦鸞臺。(王之道《滿庭芳·立春日呈劉春卿》1146)這里用以點出劉春卿由隱士而驟至顯位,是頌美之意。②不戀玉堂花,豹隱南山霧。(趙磻老《生查子·洪舍人用前韻索冠,答謝,并以冠往》1631)這里用以表明自己閑退遁隱的心性。③豹遁蛟藏泉可濯,有鬼神、呵護盤之阻。(汪晫《賀新郎·環谷秋夜獨酌》2287)這里以“豹遁”贊美環谷為隱居佳地。④龍潛豹隱,胸中同是一經綸。(張嗣初《水調歌頭》[名節本來重]3595)這里以“豹隱”指嚴子陵,切其隱士身分。
上一篇:典故《豹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豹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