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友笑王良
【出典】 《后漢書》卷二七《王良傳》:“王良字仲子,東海蘭陵人也。……(建武)六年,代宣秉為大司徒司直。……后以病歸。一歲復(fù)征,至滎陽,疾篤不任進(jìn)道,乃過其友人。友人不肯見,曰:‘不有忠言奇謀而取大位,何其往來屑屑不憚煩也?’遂拒之。良慚,自后連征,輒稱疾。詔以玄纁聘之,遂不應(yīng)。”
【釋義】 東漢王良因病辭官一年后,又應(yīng)征赴任,病倒途中,受到友人嘲笑。王良羞愧,從此不應(yīng)征召。后人詩詞常借以表現(xiàn)厭倦仕途奔波的心情。
【例句】 ①老夫自計(jì)甚審,忙定不如閑。客難揚(yáng)雄拓落,友笑王良來往,面汗背芒寒。再拜謝不敏,早晚乞還山。(劉克莊《水調(diào)歌頭·喜歸》2592)這里用王良事表現(xiàn)厭倦仕途的心情。②休休也,免王良友笑,屑往來忙。(劉克莊《沁園春·三和》2598)這里用王良事抒寫厭倦仕途的思緒。
上一篇:典故《印累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吟安一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