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子夜歌
【出典】 《宋書》卷一九《樂志一》:“《子夜哥》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晉孝武太元中,瑯邪王軻之家有鬼哥《子夜》。殷允為豫章時,豫章僑人庾僧度家亦有鬼哥《子夜》。殷允為豫章,亦是太元中,則子夜是此時以前人也。”《舊唐書》卷二九《音樂志二》:“《子夜》,晉曲也。晉有女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晉日常有鬼歌之。”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四《清商曲辭一》晉宋齊辭《子夜歌四十二首》題解引《樂府解題》:“后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變歌》,皆曲之變也。”
【釋義】 《子夜歌》為晉曲名,聲音哀苦,傳說鬼歌此曲。后人用以歌唱四時行樂的內容,有《子夜四時歌》。
【例句】 ①詩有淵明語,歌無子夜聲。(黃庭堅《南歌子》[詩有淵明語]388)這里以“子夜聲”泛指行樂的歌聲。②東鄰斗草歸來晚,忘卻新傳《子夜歌》。(陸游《鷓鴣天》[梳發金盤剩一窩]1583)這里借以表現鄰女的生活情趣。③《子夜吳歌》,聲緩不須拍。(韓淲《祝英臺近·寒食詞》2251)這里借以表現吳地聽歌的情景。
上一篇:典故《子夏》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子山愁》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