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坐忘
【出典】 《莊子·大宗師》:“(顏回)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謂坐忘。’”《新唐書》卷四九《藝文志三》:“道士司馬承禎《坐忘論》一卷。”
【釋義】 道家有“坐忘”之說,指靜坐而心亡。唐代道士司馬承禎取為書名,著《坐忘論》。
【例句】 清靜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蘇軾《水龍吟》[古來云海茫茫]277)此詞引司馬承禎事,句中用道家語,暗切司馬承禎的《坐忘論》,稱美他深得道家三昧。句中的“遺照”也是取自司馬氏《天隱子·序》“遺照齊于莊叟”語。
上一篇:典故《坐客無氈》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坐疑行聽竹窗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